收費標準 廣告投放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人才測評 法律聲明 隱私聲明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返回網站首頁 最新個人求職信息 最新企業招聘信息 求職攻略 企業免費注冊 個人免費注冊 最新公告 意見或建議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亚洲欧美国产中文,中文亚洲av片不卡在线观看



      外企在華薪酬:競爭力減 日趨中國企業
      發表時間:2005/9/22    瀏覽 6403
      工資增長幅度低于傳統行業
       
          從90年末開始,發達國家加快了制造業包括高科技行業的低附加值環節向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轉移的步伐,跨國公司逐漸形成了在發達國家從事技術研發等高附加值業務而把低附加值的制造環節和相關職能安排在低成本國家的全球化產業布局,從而帶動了中國內地相關產業的迅速發展,相應的帶來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有關行業的就業人員的薪酬水平也水漲船高,迅速拉大了和傳統行業的收入差距。但美世咨詢的調查顯示,這種趨勢正在悄悄的發生逆轉,2004年高科技行業的工資增長幅度甚至已經低于傳統行業。
       
          報告顯示,2003年至今,高科技業的工資待遇水平穩中有升,但是增幅不大,甚至低于各行業平均水平。
       
          專家分析認為,高科技行業薪酬標準本身已經很高,調資的幅度自然就少。同時,培訓機會、福利安排等隱性的薪酬比其他行業要高得多,因此企業在考慮人力成本的時候會把這部分考慮進去。
       
          但同樣是高科技行業,同樣是在高位運行,美世咨詢對其他國家和地區日本、中國香港、新加坡和印度的調查顯示,工資增幅均高于各行業合計增幅。報告中,以印度為例,2004年各行業合計增幅為10.3%, 而高科技行業的增幅為13.8%.
       
          事實上,高科技行業工資增長幅度的降低,有世界性的高科技公司受IT和互聯網泡沫破裂之后經營狀況下降的影響,同時,也顯示以承接高科技制造業轉移為特征的發展路徑已經進入了一個"平臺期",由于大部分低端的制造業已經打上了“made in china”的標簽,依靠“量的增長”的潛力日顯疲軟,進一步的擴展有賴于“質的提高”,逐漸向產業鏈的高附加值環節如核心技術、關鍵器件擴展,才能夠產生更大的收益,同時容納更高的薪酬總量。
       
          由于前幾年高速發展對大學生擇業所產生的“示范效應”,計算機等高科技關聯專業成為大學生的首選專業,以及高校擴招之后的大學畢業生陸續進入就業隊伍,預計高科技行業的底層職業競爭程度還有可能加劇,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可能進一步抑止工資水平的上漲。
       
          北京工資增幅低于上海
       
          地域性薪酬標準仍存在著差距,以中國兩大城市北京和上海為例。調查顯示,上海的高科技業工資增幅略高于北京。上海高科技業2003年工資增幅為7.2%,高過了北京2個百分點;2004年增幅下滑為7%,但仍然略高于北京的6%.
       
          即使單獨分析高層管理人員的數據對比,北京的增幅也同樣低于上海,在北京,高層管理人員的工資增幅(年均增幅4.8%)低于平均水平(6.2% ),而上海的高層管理人員(年均增幅7.56%),無論是固定工資還是可變工資,增加幅度均超過平均水平。也就是說,作為高科技行業的一個高層管理者,在上海似乎更有可能獲取豐厚回報。
       
          一行業人士分析認為,這是因為平均值收納有低層IT加工制造類員工的緣故, 而IT加工制造類員工在北京IT群體中,占了不小的比例。
       
          而《IT時代周刊》深入分析認為,這種差異更多的與兩地政府行為有關, 上海市政府長期以來對高科技業多方扶持,給予政策優惠。同時作為高科技的創業投資和孵化的熱點地區,上海是國際關注的焦點。此地區高科技業的發展環境似乎更為優越。
       
          北京擁有全國最雄厚的高校資源和科技力量,中關村更是長期以來被譽為“中國硅谷”,聚集了大量的高科技企業,本土IT企業的代表如聯想、方正、紫光以及跨國公司總部都在這里安營,所以很長時間內北京都是高科技人才所向往的“圣地”,但隨著上海浦東的開發,長三角高科技產業帶的崛起,北京的“高科技高地”的地位大有被上海后來居上逐漸超越的趨勢,高科技領域之間的沉浮也對兩地的實力對比產生了微妙的影響,比如北京相對來說在信息產業的優勢更大,但信息產業由于激烈的競爭,行業內企業的贏利能力大大降低,而通訊、芯片、游戲、電子商務等新生的高科技產業卻逐漸在長三角地區發展壯大。同時,上海和周邊城市杭州、蘇州等城市一起形成了優勢互補的產業集群,而北京卻相對的比較孤單。著名IT評論家方興東更直言不諱地提出“中關村之死”.
       
          地區之間產業上的變遷自然會引起薪情的變化,這是導致北京上海之間工資增長幅度差異的根本原因,我們判斷,受益于產業集聚所帶來的"馬太效應"的影響,這種趨勢還會進一步發展。
       
          高科技行業的工資增長幅度 (%)
       
          北京 上海
       
          工作類別 2003 2004 2005 2003 2004 2005
       
          高層管理 4.1 4.6 5.8 7.6 7.3 7.1
       
          一般管理 5.2 6.3 6.7 7.8 7.7 7.2
       
          專業人員(銷售類) 4.9 5.6 5.6 7.7 7.5 7.0
       
          專業


      【關閉窗口】


      收費標準 | 廣告投放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測評 | 法律聲明 | 隱私聲明 | 加入收藏 | 設為首頁

      本站信息均由求職者、招聘者自由發布,本網站不承擔因為內容的合法性及真實性所引起的一切爭議和法律責任。

      ★營業執照: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530402799883384T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19]第0402000213號

      ★電信增值業務許可證: 滇B2-20230186

      Copyright © 2005-2021 yxzp.net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紅塔區氣象路22號—滇中國際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服務大廳
      人才招聘網電話:手機:13308890967 0877-8889990 網站在線客服QQ,點擊即可交談 人才招聘網QQ:2242706723 微信:yxzp01

      本網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