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筆者是一位女軟件工程師,離職后,在2004年11月重新開始找工作,其中的經歷崎嶇曲折、百轉千回,詳細紀錄了其在神州數碼、IBM、用友、華為、明基等知名企業的面試經歷,文筆輕松流暢,值得一讀,其中面試經驗也值得借鑒。
作者:從11月初回到深圳,就開始著手找工作,拖到05年1月,80天的奔波和忐忑不安的心理終于告一段落。期間面試了好幾家公司,有驚喜有失望有抱怨甚至對自己的懷疑,但是我頑固的執著終于有了回報,得到了想要的工作。其中的甘苦與大家分享、共勉,希望大家在求職中頑強、堅韌,最最重要是——相信自己的價值。
先簡單介紹下我的背景:
大學計算機系,2002年從北京畢業來到深圳,在制造業外企做了2年,期間有寫代碼經驗和ERP導入經驗。04年6月份辭職。
11月重新開始找工作。(其間的4個月我回家探親,但是哥哥提醒我說:近半年的空檔人家會認為你的經驗有斷裂,會對你的2年經驗打折扣,會影響求職。我并不以為然。但后來的面試中的確有好幾家公司提到此問題,我解釋了探親,他們也沒有多大的疑議。)
求職目標:ERP實施、二次開發方向 所以選在11月回來,就是考慮到年底和春節之后是跳槽的高峰期,年前是小高峰,年后3月是大高峰。6~9月是最難的淡季,大量的畢業生涌出來,本來機會就很少,世道就更加艱難。
11月1日-5日
寫簡歷并不斷修改 :從網上查中英文簡歷模板,填寫自己的經歷、內容,放到word中檢查語法(這點很重要哦,我曾經發了10多份再返回來看見英文部分的拼寫錯誤,覺得自己很失敗。相信還有其他人也有類似錯誤,但是最好你不要再犯。發給朋友、同學,并根據他們的意見修改。)
心得: 好的簡歷是改出來的,一步到位的好簡歷需要很多的簡歷經驗,事實上,這80天之間我也不斷地完善自己的簡歷,從開始的一頁到最后的3頁,長度、深度、細節都變化很多。
多說一句:找工作的時候我寄宿在一個同性朋友那里,她租房一室一廳,我睡廳里的折疊沙發。她主動免去了我的費用,說等我找到工作再說。開始我去網吧寫簡歷,但是發現問題:網吧環境嘈雜,速度慢不穩定不說,沒有word,沒有USB接口,也不能保存文件,有時寫到一半的簡歷再刷屏就沒了,氣死了也沒辦法。另一個朋友讓我去他那里免費上網,反正白天他上班,這樣我有個安靜的環境用計算機,這兩人的鼎力相助讓我感到“出門靠朋友”的重要。我就多打掃衛生,獻獻廚藝來回報。
6日-30日
在招聘網上面搜索招聘信息,看到合適的就投簡歷。
開始,我很樂觀的,覺得一個月肯定能搞定啊,我名校計算機科班,又有外企的2年經驗,錯誤的估計了形勢。后來才明白其實不在于你人本身如何,而是在于你的人和你想要的工作之間的差距有多大。
最先,直接搜索IBM、微軟等外資大公司,因為覺得不想給日本人打工,美資和歐資企業薪水高待遇好,而且還能練習英語,誰知查了才覺得深圳的機會的確有限,知名的外資IT公司并不多,IBM的ISSC是服務中心類型的,搞技術支持;微軟僅有個相當于辦事處的,Oracle 、 SAP都沒有分支機構,所以我只好投了IBM的技術支持(雖然我沒有技術支持的經驗而且他們的大型機我也沒見過,夠盲目吧,反正也是試試)。
前一周,我每天都上網查看,哪些新信息合適,篩出來就照著地址發簡歷,發了10多份再重新修改簡歷,因為我看到那些公司的要求了,所以覺得應該突出我適合他們的要求。再發。隔2天給IBM發簡歷,僅僅變化開頭的簡短求職信,發了4遍,還是沒反應啊,我就放棄了。還投了其他的一些小公司。第一周,沒有一個回復。
第二周,開始有電話通知我面試了。是一家港資軟件公司,他們招.NET開發的。我很興奮,一早到了那里,坐在門廳看他們公司自己的軟件產品資料。(雖然興奮,但是我沒有改變形象,還像平時一樣素面朝天,深藍色防水布夾克,藍色牛仔褲,涼鞋.)進去時才看到是大廈里面典型的寫字樓房間,里面有小隔板分割開的。說實話,我很反感這種格局,每個人一抬頭,只能看到周圍的隔板,跟人交流很不方便的,悶死了啊。所以一下就泄氣了。
技術主管出來了,是個年輕的30多歲男人,個子不高,挺干凈利落。他要我介紹經歷,問了我做的項目,問了項目的大小,幾個人做的,多久工時,我是什么角色,是否有系統分析。我都回答了。
他又問我:"你真的喜歡寫代碼么?為什么不做別的工作?”
我說:"“我只會寫代碼呀,其他的還沒想到能干什么! 這么回答是實話,因為第一個面試時我還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