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漢語教師缺口百萬 人才庫僅有5千
|
發表時間:2005/12/9 瀏覽 3971 次 |
上周六,面向社會的對外漢語大家講堂在北京大學正式開講。國家漢辦對外漢語教學學術專家咨詢小組成員、國家漢語水平考試委員會顧問劉 講了第一堂課。劉 顧問特別提及,對外漢語教學屬于多學科的交叉與綜合,同時也有廣泛的接緣性,各方面的人才都有用武之地。
事實上,中國教育學會舉辦系列對外漢語大家講堂的目的,就是希望對外漢語人才的培養引起社會更廣泛的關注。中國教育學會中育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高海洋博士告訴記者,當前高校畢業生面臨著巨大的就業壓力,而全球對于漢語教學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實踐證明,經過專業性培訓,大部分文科類專業大學畢業生都能勝任對外漢語教學工作。
全球漢語熱引發教師荒
今年年底,國家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選派的70名志愿者將赴新加坡教授漢語,最高月薪超過2萬元。這70名教師只是今年全年將派出1000名對外漢語教學志愿者中的一部分。
不過,相對海外對于漢語教師的需求而言,這些數字顯得太少了。專程前來尋找漢語教師的新加坡海佳教育集團總裁楊培根對記者說,新加坡政府正在大力提倡漢語學習,因此漢語教師需求增加。目前,新加坡需要多少漢語教師,這個數字沒有人統計。但是,今年政府外事辦從中國招聘的漢語教師,只是分配到政府設立的公辦學校。新加坡還有許多教育機構也需要大量的漢語教師。另外,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也需要大量的漢語教師,F在,就是不知道中國國內是否有足夠的對外漢語人才。
據今年第八屆漢語教學討論會公布的數據,目前世界上100多個國家的2300多所大學開設了漢語課程。在東南亞,許多國家要求在中小學開設漢語課程。在歐美國家,學習漢語的人數增幅每年保持在40%左右。美國猶他州政府還以特別立法的形式規定從2001年起猶他州公立中學全面普及漢語教育……據國家漢辦海外志愿者中心主任薛華領介紹,目前海外學習漢語人數保守估計為2000萬人左右,對外漢語教師的缺口為100萬。
對外漢語教學降低門檻
由國家漢辦舉辦的“漢語作為外語教學能力考試”,是選拔對外漢語人才的考試?忌ㄟ^考試并經認定,可獲得《漢語作為外語教學能力證書》,并有機會由國家漢辦推薦赴國外任教,或在國內高校任教。
對外漢語人才出現的巨大缺口,促使國內有關部門降低了這一“門檻”。2004年10月起,教育部實施《漢語作為外語教學能力認定辦法》。按照以往規定,申請對外漢語教師資格者至少需要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并具備320課時正規大學對外漢語教學經驗!掇k法》則放寬了這一限制,只要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和必要的普通話水平就可以報考,其中中國公民應具有相當于大學英語四級以上或全國外語水平考試合格水平。條件放寬后,使得報考“漢語作為外語教學能力考試”人數銳增。2003年,報考人數為6000人。今年則達到了1.4萬人。國家漢辦預計,2006年報考人數將達到5萬人。
據了解,今年參加“漢語作為外語教學能力考試”的考生中,不僅有傳統的中文系或外語系的畢業生,而且有很多歷史系、哲學系,甚至理工科的畢業生。中國教育學會中育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高海洋博士告訴記者,對外漢語人才的來源可以相對寬泛,但是真正能夠走出國門從事對外漢語教學還需要達到一定的標準。因此,對外漢語教師人才庫要求教師除了自身要具備豐富扎實的漢語言知識、全面系統的中國文化知識和較高的外語知識外,還必須具備世界文化、歷史等多方面的基本知識素養,對學習者所在國的宗教、歷史、哲學思想、文化、風俗等,更要予以尊重、了解和研究。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教學的目的性、針對性和有效性,才能真正做好漢語對外教學工作。
國內外將建20個漢語基地
一方面是海外漢語教師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是國內獲得《漢語作為外語教學能力證書》對外漢語人才逐年增多,以往通過國家漢辦推薦的渠道逐漸難以滿足當前的市場需求。因此,中國教育學會建成了全球第一個大型對外漢語教師人才庫。人才庫面向國內各類漢語人才,把符合對外漢語教師基本要求并有志于從事對外漢語事業的人士納入人才庫。同時,面向海內外各院校、教學機構輸送合格的對外漢語教師。目前,對外漢語教師人才庫已經存儲5000個人才信息。
據悉,中國教育協會計劃在國內、國外各建立10個“漢語基地”。國內的“漢語基地”主要著手進行對外漢語人才的培養,而國外的“漢語基地”則著眼于對外漢語人才的輸出。目前,中國教育協會已經與新加坡、泰國、菲律賓等國教育團體或學校達成了合作意向,共同建立“國際漢語基地”。屆時,對外漢語教師人才庫將利用海外“國際漢語基地”的渠道,選派優秀的對外漢語教師出國任教。高海洋博士表示,計劃到明年底,進入對外漢語教師人才庫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