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白領職場高發病大盤點
|
發表時間:2006/1/17 瀏覽 3494 次 |
剛剛過去的2005年里,職業規劃、職業咨詢的理念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認識到職業生涯規劃及管理對個人職業發展的重要性。向陽生涯職業咨詢機構每天來自全國各地數十個客戶的咨詢量表明,越是經濟發達地區的職業白領越是希望借助專業的職業規劃咨詢機構來幫助自己取得更好的職業發展。
據上海向陽生涯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職業咨詢部的數據分析顯示:2005年前來咨詢者年齡主要集中在23~35歲,占總數的88.5%;男性略少于女性,占46%;從學歷層次來看,以本科及碩士畢業的職業人為主,分別占43%和30.5%,專科畢業占19%,博士生占5.2%,其他占2.3%。本科以上學歷層次的咨詢者較去年提升了5個百分比。
幾乎每個人的咨詢問題都不同,有職場適應性的問題,更有職業發展性的問題;有心理層面的問題,也有技術層面問題。總結起來,2005年度白領們遇到的主要問題及誤區主要集中在以下7個方面:
一、 職業定位紊亂
這是所有前來尋求職業咨詢幫助的人群中最主要的問題。也是對人們職業發展影響最大的一類問題,而它同時是導致很多其他類問題的根本原因。
某師范大學中文系畢業的Jim畢業后到中學當老師。然而,他很快就發現自己根本不喜歡這個工作。于是他想到跳槽,很快就應聘到一家中小企業人事部工作。可是,沒過多久后,同樣的問題又發生了,JIM討厭每天做那些瑣碎的事情。JIM真正苦惱的是,自己究竟該干什么好?
JIM這樣的人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向陽生涯的職業咨詢客戶中,75%以上的客戶多少存在這一問題。為什么會有高比例的人出現職業定位紊亂的問題?
向陽生涯職業規劃專家認為,根本原因是長期以來國內在職業教育方面的缺失,人們普遍缺乏職業規劃方面的基本知識。人們關注的更多的是分數、學校,至于為什么選某個專業,選了這個專業后就業情況如何等問題很少考慮,教育與就業不接軌的情況很常見;至于自己適合什么職業、選擇了職業后又該如何發展等個人職業發展的問題,更是知之甚少;雖然高校也安排相關老師進行學生職業發展方面的輔導,但真正具備專業度的老師還比較少,指導多偏理論,離真正的職場還有距離。種種原因使得多數學生畢業時根本不清楚自己該做什么,導致今天大批職業人士職業定位錯亂。
二、 職業轉型迷茫
有這方面問題的求助者約占總咨詢人數的42%左右。轉型迷茫之所以如此高發,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職業初期就選擇了不合適的職業及職業通道,導致職業不適應,因而尋求轉換新的發展方向及職業通道;二是由于整個經濟環境快速的發展、變化,一些新職業不斷涌現,而一些職業則不斷萎縮、消失,客觀上也需要進行職業的調整,同時技術更新也很快,高新技術領域表現最為明顯;三是很多職業是有年齡限制的。如很多吃青春飯的職業,到了一定年齡不轉型也不行。
三、 跳槽不理性
從向陽生涯職業咨詢部反映的情況來看,跳槽和加薪這兩個詞已越來越多地被人們放在一起來談了。一方面,跳槽確實是加薪晉級的一種手段,另一方面,近一兩年來一些機構及媒體紛紛鼓吹跳槽加薪,使得不少職業人變成了盲目跳槽一族。當然,都市生活成本的大幅提高也在客觀上起到了導向作用。
四、 就業擇業盲目
這在應屆畢業生及外來從業人員中很普遍。由于各種原因,這些群體首先考慮的是找到一份"飯碗",生存需求是第一位的,這時"發展"方面就顧不上了。就業和擇業的盲目所帶來的,是后續發展面臨再次選擇、發展受挫、人職不匹配等種種"后遺癥",給長遠職業發展帶來諸多問題。
五、 高薪低能問題
這類問題在國企、事業單位中,特別是一些壟斷行業中最為多見。這一群體因為一些原因拿著高薪,然而自身競爭力卻比較弱,一旦行業發生變化或飯碗發生風險,這一類群體很難適應就業市場,難以進行重新定位。
六、 盲目考證
這也是各類職業人在追求職業發展中最大的誤區。近年來各種各樣的證書層出不窮,甚稱五花八門--有國內的,有國外的;有本地的,有全國的;有培養能力的,也有職業準入的。眾多"國家級"、"世界級"、"全球級"的證書大行其道。很多人不管證書有多少含金量,手中拿了一堆證書,而實際能力卻一般。
我們認為,證書是重要和必要的,但一味只重證書的外表,受累的只會是自己。對于考證,應首先考慮自身當前及將來的職業發展中是否需要--更主要的是通過培訓所能提升的能力/實力,如果需要或很重要,投入多些去學去考也值,反之不考也罷。
七、 失業恐慌癥 &n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