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前輩的九個發自肺腑的忠告
|
發表時間:2006/1/20 瀏覽 3181 次 |
當年,在大學畢業聚餐的時候,一位在我們班進修的過來人說,你們到了單位后,一定要夾著尾巴做人,不然最后吃苦頭的都是你們自己……。那時很多人聽了都不舒服,不以為然,現在,經過了多年職場生涯,想想那時我們大多數人是不懂事的,從大學到工作單位,絕對有很多需要我們改變和學習的。
忠告一:勤快總沒有錯
作為一個職場新人,勤快點總沒有錯,最忌諱的是眼高手低又懶。一般新人到職場,都不會立刻適應環境,那勤快些的比較多能得到老員工的指導,也更多地會得到一些機會。
記得一次部門來了三個新人,其中一個名校的,一個二流學校的,一個四流學校的。那個名校的透著一股聰明勁,夸夸奇談,開始比較吸引我的注意力,偶就有意給他鍛煉一下,結果一段時間下來發現小孩不踏實,口才很好,但一碰到煩瑣的事就往后躲,最大的毛病是懶,能寫五十個字決不寫五十一個。他并不是能力問題,文筆也還可以,而且幾個新人都打過開水,只有他一次也沒見打過。
幾次后就把這個小孩PASS掉了。
再談那個二流學校的,看起來笨笨的,后來發現該小孩很勤奮,很快適應了環境,最后這個小孩也是在我們那里發展得最好。
忠告二:大企業鍛煉,小企業發展
經常有新人問我們,我是到一個大企業去呢,還是到一個發展中的小企業去呢?我的看法是:如你是個新人,則建議你先到一個大單位去,在那里可以學到很多規范和規矩,但由于大單位一般已形成了固定的組織結構,新人想往上發展可能會比較難(一般而言),最后可能就變成了一顆螺絲釘。當在大企業積累了一定做人和做事的經驗后,再到一個發展勢頭良好的小單位,你就會比較容易獲得快速向上發展的機會。
我的經歷是反過來的,因此走了一些彎路。先在一個小企業,該小企業發展極快,因此在這里很快就挑了大梁,但小企業做事沒有什么規矩,業務發展快,但企業總體規劃業務流程人事管理都是亂糟糟的。后來企業重組進了一家大公司,原單位的人就很不能適應,這一方面是因為大公司業務管理人事更復雜,另一方面,我們沒有受過規范的訓練,自然與大公司的運作流程不適應,在處理人事方面,也沒有相應的經驗。不過,我是個喜歡觀察總結的人,現在已經適應了,但一些同事至今還在怨天尤人。
舉個例子來說,在原來的小企業時,由于單位發展快,制度和流程建設滯后,很多項目都沒有建立文檔或只有很簡單的文檔,我那時還負責著一個部門,但也不懂這些,給領導的方案、報告都是很簡單的,有時就在一張紙上寫幾句話就交上去了,領導也不嚴格要求,就直接在上面批示,這樣做的后果是不嚴密,事后管理非常麻煩。到了新的大公司后,接觸了大公司的管理才知道,原來項目應該這樣管理的!
等你在小企業發展積累到了一定時候,如果可能,就又應該考慮可以轉向大公司發展,這次不是學規矩和規范了,而是謀圖在更大的舞臺上見世面和發展。這時你已不是剛入職場時的青澀了,在做人和做事上也積累了不少東西,而實力與早先也大不可同日而語,如果確有實力,你將在大舞臺上獲得更大的空間。
忠告三:要積累人緣資本,但不要鉆營
新人到了單位,要慢慢地跟本部門的同事以及其他部門的同事建立起良好的關系,這一點對新人能否在單位立足、順利發展都是很重要的。有的新人來了以后,只跟卡座周圍的人說話,或者只跟老鄉、師兄師姐交往,都是不好的,還有的新人滿世界亂竄干擾別人,也易引起別人反感。
更多的新人不知如何打開與老員工交往的第一步,其實作為新人,虛心、禮貌、微笑、少說多做總沒有錯。如果不是在人際關系特別險惡的地方(不排除有惡領導領導下的惡部門),一般來說,老員工雖然在新人剛進的時候,會有欺生的現象(人性弱點啊),時間長了大多還是樂意幫助新人的。當然新人自己不能做出討人嫌的舉動,比如:亂插嘴、亂奉承、占便宜等等。
一個比較明顯的職場忌諱是:過于表現。記得有一個到單位來實習的MM很活潑,當時很想到單位來工作,對每個人尤其是領導很主動。有一天,有個員工要出國,在大家為此人餞行的飯局上也叫了MM同去,大家正說著惜別的話,MM一下站起來不顧當時氣氛,梆梆梆地敬領導酒,又說了很多熱情洋溢的話,與氣氛特別不協調。后來部門開會時也喊此MM旁聽,但MM又站起來主動發了二次言(按說她不是部門正式員工只聽著便了),這樣,在大家的感覺里就有些不太好,后來MM居然又跑到領導辦公室教領導減肥,終于該MM沒有如期望的那樣留下來。
還有一個新人,很活絡,剛進來就搞清了部門里的人事關系,很快找機會跟一把手溝通,我一開始覺得他挺機靈,因為是我分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