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
發表時間:2006/1/25 瀏覽 2927 次 |
春節前后是每年跳槽的最高峰,很多人因為主觀、客觀原因,被卷入跳槽大地震。跳槽是職業生涯旅途中在某個驛站的轉折,在這里,你將換乘另一列車,駛向心中的目標。不要搭錯車、跑錯路,否則會與心目中的方向背道而弛,越走越遠。 宏威職業顧問案例:
小陳是前年的大學畢業生,畢業后在一家公司做銷售,因為小伙子人氣好,外表帥,業務開展的很快,還注重培養自己的工作能力,因此業績很好,一年后就被公司任命為分公司經理。可又干了一年多,工資還是原地踏步。小陳為了提醒老板為自己加薪,放出跳槽之風,很快傳到老板那里,老板并沒給他加薪,反而派他去開拓新的分公司,當然困難重重。而他原來的分公司卻由老板的心腹來坐享其成,使得小陳心中更加不平衡,在喊了半年的跳槽后終于真的跳出該公司,到了一個同行企業,但這家公司除了工資沒比原來降低,其他方面都不盡人意。小陳很后悔,幾個月后,原老板因為人手缺少,找不到合適人選,于是兩人又第二次握手。可是內心卻各有所思、并不融洽。于是,小陳還是隨時找再次跳槽的機會,這次他有了經驗,悄悄跑到咨詢公司,請專業人士進行幫助。
宏威職業顧問分析:
小陳跳槽是因為想尋找更大的發展,沒有錯。關鍵是年輕幼稚,采用了錯誤的方式方法,因此,跳槽失敗,使自己處于去留都不好辦的境地。宏威職業顧問給職場人士的忠告是:職場有職場的游戲規則,跳槽者要想成功,就要嚴格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一、 三大紀律:
1. 跳槽應該以職業目標為中心,為職業目標服務。對于職場人士來說,發展空間的大小與整個職業生涯息息相關,發展空間包括升職、加薪、創業、成就感幾方面。在選擇企業時,應從企業發展和個人發展的態勢來看,一個廣闊的發展空間能將你引進穩健、快速的發展道路,而沒有發展空間的工作卻只會將人送進職業死胡同,讓人浪費時間,浪費生命。具備這些發展空間除個人主觀因素--核心競爭力積累等外,所在公司的客觀因素--能否提升你的職業含金量,也是必不可少的。人們在判斷是否接受一份新工作時,有以下幾種比較典型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選工作主要是選一個適合自己的環境,這種環境包括單位的好壞、行業的冷熱等;第二種觀點認為,找工作就是找一個發揮自己的機會,這類人一般并不看中眼下的收入多少,而是更注重長遠的發展;第三種觀點很務實,認為選工作就是選一種賺錢的方法,從這個角度出發,似乎工作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否在一定時間內充分地體現其經濟效益。
2. 確定目標公司,了解其所在的行業、企業的基本狀況,對企業經營狀況、企業文化有所感知。擇業的重心應依企業規模而異:大型企業選文化,中型企業選行業,小型企業選老板。在擇業的過程中要注意考慮公司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一個公司發展的指路燈,它預示了企業及個人的發展方向,也體現了管理者的領導思路。如果你個人的觀點與企業相吻合,那么你可以在此找到合適的發展方向和道路;反之則會受到阻礙。行業與企業的生存空間有很大關系,對那些不大不小的企業來講,行業特征可能決定了其未來的發展方向。從成長性的角度看,選對了行業,個人在擇業方面也就成功了一半。在小型企業中,老板是不折不扣的"靈魂人物",有著絕對的權威,所以老板的眼光、能力和管理方法對企業未來的發展起著決定作用。因此在選小公司時,老板的風格和為人便成了不可少的判斷依據。
明確了解目標職位,加深對工作內容與任職要求的理解,分析自己的優劣勢和對這個職位的勝任力。這是任何人得到發展的基本招法。常理上說,只有能力超過所在崗位要求的人才可能被提升到更高要求的崗位上, 勝任就是能游刃有余并恰如其分地發揮個人的才能。
3. 不要辭職找工作,要騎著瘦驢找大馬。據統計,目前國內平均的待業期高達半年之久,失業率更是節節高升、屢創新高。面對這樣的慘況,你在遞出辭呈之前必須好好地三思才能后行,轉職前的準備工作一定要做好。不能什么都沒準備好,抬腿就走人,導致跳槽的高成本,這是不理智的選擇。就業形勢嚴峻,找工作中的很多因素都不是自己能控制的,沒有人可以確保自己一定能在某個期限內找到合適的工作。特別是想轉換到不同領域、不同職務的人千萬不能憑外在的表面印象就沖動地轉行。辭職后長時間找不到工作,會影響心情,打擊自信,走投無路時就隨便接受一個還不如原來的工作。在你決定轉職之后,必定會對未來所期待,幻想著通過跳槽達到一個燦爛光明的美好前景。但現實是非常殘酷的,新老板、新工作、新環境、新同事,都會讓你感到理想與現實差距很大。
二、 八項注意:
1. 為了順利地跳槽到目標公司,咨詢后、規劃好再起跳,否則就會屢跳屢敗。你要提前進行如下的精心準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