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媒體發動攬才攻勢
|
發表時間:2006/2/21 瀏覽 2545 次 |
2005年《中國報業發展報告》預測,未來三五年內,報紙出版單位將建立“數字報業”發展戰略,加快向數字內容提供商轉型,發揮新聞和原創內容優勢,占據新興的內容產業制高點。與此同時,一場圍繞新一代網絡新聞人的爭奪戰由此展開。
網絡媒體市場掘金
2005年,中國大部分傳統媒體的經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滑坡,而網絡媒體則風生水起:百度納斯達克上市、阿里巴巴并購雅虎中國、web2.0概念大行其道并產生大量新鮮網絡公司……隨著網絡媒體的蓬勃發展,網絡雜志、報紙迅速開拓著讀者市場。近期傳出柳傳志(聯想投資)、施振榮(智融集團)聯手向網絡雜志發行門戶Xplus注資450萬美元的消息,更是把網絡媒體推到了風口浪尖。
在Xplus、Magbox等網絡雜志發行平臺上,已有將近100種雜志發行,涉及服裝、美容、數碼、體育、娛樂等各個方面。據了解,部分雜志的月實際發行量已經突破30萬,目前仍然以較高的速度增長。
被譽為“第五媒體”的手機報,在國內出現才1年,但已凸現強大的生命力。2004年7月,《中國婦女報》推出全國首家手機報,引起各類媒體躁動;同年12月,重慶各大報紙聯手推出《重慶晨報》、《重慶晚報》和《熱報》WAP手機上網版;去年5月,浙江手機報正式開通,引發杭城報業上網熱……
業界觀察認為,網絡媒體的收入主要靠網絡廣告,而吸引網絡廣告收入的基礎就是網站的新聞內容。就在剛剛過去的2005年,幾大門戶網站展開了全面競爭,新聞內容則是最重要的領域之一。搜狐CEO張朝陽曾表示,隨著網絡媒體競爭愈發激烈,傳媒人扎堆互聯網的勢頭將更加猛烈。
網絡媒體和傳統媒體一樣,需要營銷推廣、策劃、采編等各類人才,不同的是網絡媒體借助網絡進行傳播,在網站的維護運作上需要一些IT類專業技術人員。
網絡新聞人才數量少薪酬高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隨著網絡媒體迅速崛起,圈內的人才戰已如火如荼,人才從報紙、雜志、電視等傳統媒體向網絡流轉日漸成風。綜合類網站開高價挖新聞高手,專業網站則將目標鎖定精通某專業或領域的新聞專才。此前不久,鳳凰衛視主持人梁冬加盟百度出任公司副總裁;《新京報》原副總編王躍春到搜狐任常務副總編;原《南方周末》記者王子恢加盟搜狐,任財經頻道主編。
據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網絡新聞人作為網絡媒體的核心支撐,未來10年內,需求將呈上升趨勢,總增長量將超過30%。事實是,目前不僅新浪、網易、騰訊等綜合類網站在大量招人,就連傳統的報紙、雜志在不斷創建、改良電子版的同時,也在迫不及待地招募新兵。
目前,網絡媒體從業者主要由兩類人員組成,一部分是計算機網絡技術人員,他們對網絡傳播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得心應手,對新聞傳播的基本規律和工作方法卻不很了解;另一類是從傳統媒體走出來的記者和編輯,盡管具有扎實的新聞業務和理論知識基礎,對于網頁制作、動畫、數據庫開發等網絡技術卻知之甚少。
而現代傳播業發展強烈需求復合型人才,要求編輯不但具備良好的編輯素質,還要掌握一定的網絡技術。在某網站擔任執行主編的郝先生無奈地告訴記者,目前市場上這種懂新聞、懂網絡的雙料人才并不多。“報紙電子版的視覺傳達,已遠遠超出傳統印刷媒體的范疇,網頁的色彩規劃、動畫表現、版式風格等等,是未來報人所要面對的新課題。因此,既懂新聞又懂網絡,既懂平面設計又懂版面的視覺流程設計、電子頁面設計的新型復合性人才是目前網絡媒體最急需的。”
據記者了解,大大小小的網站都開出了誘人的月薪吸引資深編輯的加盟。目前,新浪和搜狐這類門戶網站的網絡編輯月薪都在5000元左右,中等職位的收入在8000元至1萬元之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