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高手傳授的說話技巧
|
發表時間:2017/3/29 瀏覽 3954 次 |
遠在秦惠文王時期,相國張儀僅憑兩片薄唇,便可將其余六國玩弄于鼓掌之間,可謂做到了《孫子兵法》中所說“不戰而屈人之兵”的上策。
現如今的職場,各家公司便是戰國時期的“諸國”,對外要會說話,對內就更要會說話,若是內亂都不能平,又何以平天下?但是說話的技巧卻并非人人都能掌握。
一、多用并列,少用轉折。
在心理學中對此種說話方式早有提及,無論是在你想表達反對意見,或是在贊同別人說法的基礎上加以調整,選擇“但是”都不是明智的。
“你說的沒錯,但是我們也要避免另一種可能性”;“你說的沒錯,所以為了更好的實現,我們還需要...”想想看如果是你,會更愿意接受那種諫言?
二、改掉不恰當的“口頭禪”。
開會、閑聊、和領導交流,難免會蹦出一些自己無法意識到的“口頭禪”,可能你會覺得這樣說起來自己更舒服,可別人的感受你有考慮到嗎?更何況有時一句肯定句,偏偏給這句口頭禪變成了疑問句,是你的發言力度大打折扣。
三、堅定自己的意見,敢于承擔責任。
只是、僅僅、僅供等等,這些詞匯都會把最后的決定權留給別人,即便你給出的建議是最佳方案,就因為這兩個字最后都成了別人的功勞。喜歡在話中加入這兩個字的原因,不過就是怕擔責任,這就等于是在告訴對方:“我提供良策,用不用你們決定,成功了功勞也是你們的。”
四、“馬后炮”的事不要做。
很多人往往會在看到結果之后對身邊的人說:“我原來就不贊成這樣做,果然.....”你以為是在別人面前凸顯自己的才智,卻讓別人留下了“不靠譜”的印象。而最差的一種可能性就是這句話傳到老板的耳朵里,“知道不好還不早說?你是故意看公司出丑的?”
五、言出必行,說的話要有力度。
你在和別人約時間的時候會怎么說?“那我大概明天下午2點左右.....”;還是“我這周六下午2點準時過去”?既然是你決定,就不能含糊其辭,否則就是在為自己的不守時、不守信找借口。
六、答應的就要做到,做不到要提前告知。
上司在下達工作的時候,不可能熟知每一個人的專項技能,或許他給你分配一項任務的時候僅僅是覺得你是最適合的。既然如此,熟悉的事情接下了就一定要做到,而不熟悉的也不是說拒絕,但是要事先跟上司說明情況,同時表示盡自己最大可能去完成,這樣老板才會覺得你是一名靠譜的、值得委以重任的員工。如果身在職場看到見到任務就躲,遇到問題就推,那提升真的就只是夢想,想想而已。
如果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分享給身邊更多的朋友!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