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與現實沖突,職業發展何去何從
|
發表時間:2005/9/20 瀏覽 7242 次 |
理想職業與現狀的沖突是職場人士的一大苦惱,而個人的問題又不盡相同:有的人是目前的工作沒有發展空間,想去嘗試理想職業,又因為無法預測前景而不敢跨出現實的一步。有人則相反,對理想執迷不悟,卻被一次次挫敗,最終不得不接受個人能力與理想職業不符的殘酷現實。可是此時已經付出了巨大的成本。當理想與現實不合拍的時候,職業發展應該何去何從?
赫敦職業案例
在John十年的職業生涯中,理想與現實的沖突一直貫穿著始終。頗有文藝細胞的John個性敏感浪漫,但是因為偶然的原因沒有如愿以償走上文藝之路,而是進入商場摸爬滾打。十年里的沉沉浮浮, 充分證明了John在人機交往上的不足,年過而立的John,開始認真思考自己的發展方向。
早在中學時期,John的文藝天賦讓他遠近文明。工作之后,他多次登上舞臺參加節目主持人選拔比賽,成績不俗。業余時間還會主持一些大型節目,學學唱歌、戲曲等。與他的熠熠生輝的文藝之路形成鮮明對比的是,John的職途一波三折。十年間他跳了八次槽,幾乎一年一跳,期間經歷過的行業有食品、貿易、房地產、化妝品等等,做過的崗位有總經理秘書、銷售部主管、企劃主任。應該說,John的實務能力應對這些工作游刃有余,工作的成績也給他帶來了很大的成就感。可是一根致命的"軟肋"使他懷才不遇、發展受阻。每次工作剛有起色,就因為人際關系處理不好半途而廢。因此,"出道"十年的他至今還在一個基層管理的位置磨蹭。
回首自己的過去,John覺得自己是在矛盾和掙扎中度過的。懷揣著一個文藝之夢卻因為現實原因始終沒有去追求。看到熱門的行業成就了不少富人,也一門心思往里鉆。但是天生的溫和、慵懶使他缺乏干事業的氣魄。他意識到自己的性格不適合在復雜的人際中和高強度的環境下工作,可是放棄這條穩妥的職途,按興趣行事,他對前景十分沒有信心。于是他迷惑了,自己究竟適合什么樣的工作,自己的職業發展應該何去何從?
赫敦職業分析
經過一番詳細的測評和深入的互動,職業顧問師指出:
John是一個比較感性的人,在職業評定的五要素"職位","薪水","公司背景","發展空間","幸福感"里,他對于幸福感最為重視。因此盡管目前的工作按社會標準來看仍算是不錯的,但無法與他自已的興趣點與個人特質相匹配。他希望能轉型到自已真正擅長或者喜歡的行業,但定位尚不明確,不知從何著手,此外也對可能因此承擔的風險與成本心存焦慮。
個性測評顯示:John希望在一個安靜、溫和、避免沖突的環境中生活,他的個性敏感,易受傷害,對自己周圍的人或事物充滿熱愛并盡心盡力。在思維上有創新意識和創造力,富有想象力,不喜歡拘泥于條條框框或繁文褥條。此外,John形象氣質較好,且待人接物真誠,且擅長表達自已,具有在公眾場合駕馭場面的能力。
能力傾向測評顯示:John適合從事的工作包括:心理學家、人力資源工作者、員工發展專員、社會工作者、時裝設計師等。
赫敦職業規劃之初步
職業分析:根據John已往的教育背景和職業經驗,首先應該肯定自已的資質一定可以重新開創一番天地,在個人職場發展上再上一個臺階。他已經年過三十,雖然有登臺的經驗,文藝比賽的成績也不俗,但是畢竟不是"專業選手",也非科班出身,要在競爭激烈且人脈資源十分重要的文藝圈做出一點事情,不太現實。而根據他的個性和特長,他善于言表,往咨詢業方向,公關公司方向等個人風格較突出的行業轉型應該是不錯的選擇。
職業建議:John首先要心態上作到放松,相信自已的實力。在簡歷上進一步突出自已主持,交談等方面的能力,讓應聘單位能接他的自薦,為他提供一個操作自已技能的平臺。公關公司的會議主持,婚慶公司的司儀等職位都是目前比較熱門且市場需求比較大的行業,不妨從這類公司著手。從長期規劃來看,要讓自已在知識儲備和資歷上得到提升,可以參與一些咨詢師,如心理咨詢師,職業咨詢師等的培訓,這也是為將來向咨詢師,顧問師等職位轉型做準備,這樣既能保證社會職能、收入,也能保留自已的個人風格,不需要做出痛苦的自我強迫和改變。
在做好定位之后,咨詢師建議John可以參加國家心理咨詢師考試,勞動部認可的職業咨詢顧問咨格考試。
赫敦職業顧問啟示錄
赫敦管理顧問(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兼資深職業顧問曾黎女士指出:職業理想在職業發展中應該處于什么樣的位置?Jonh的案例是比較典型的現實與理想的沖突。而在職場中最為常見的是:明明是技術類人才,不適合做市場和銷售,可是看著別人做得好,也往里面擠。或者是個性張揚外向,卻整天和跟機器、數字打交道,白白埋沒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