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中醫學院簡介
云南中醫學院建于1960年,是全國第二批成立的高等中醫藥本科院校,碩士學位授權單位。經過49年的建設,云南中醫學院現已發展成為以本科教育為主,開展研究生教育和對外教育的高等中醫藥院校,為云南省培養出各類型、各種層次的中醫藥專門人才2.2萬余人。
2007年12月,教育部對云南中醫學院進行了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最終結果為“優秀”。
目前,云南中醫學院有白塔、關上、呈貢三個校區,總面積851.78畝,建筑面積共計25.84萬平方米。呈貢校區為學院院本部。
云南中醫學院始終堅持以中醫藥學科為主體,發掘和建設民族醫藥特色學科,支持學科間的融合與滲透,積極發展相關學科;現有涵蓋醫學、理學、工學、管理學等4個學科門類的本科專業15個。其中,中醫學為國家特色專業。中醫學、中藥學、制藥工程、針灸推拿學和中西醫臨床醫學為省級重點專業。云南中醫學院1986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現有一級學科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6個。設有中藥學院、基礎醫學院、臨床醫學院、社科部、公共課程部、研究生部、成人教育學院等7個教學機構。
目前,云南中醫學院有各類別各層次在校學生7000余人。其中:在校日校本專科生3467人;碩士研究生283人;成人高等學歷教育學生3300余人;留學生(含港澳生)和短期留學生近200人。
目前,全院現有在職教職工1276人。其中:院本部591人,正高級職稱34人,副高級職稱111人;第一附屬醫院685人,正高級職稱20人,副高級職稱99人。
云南中醫學院共有國務院突出貢獻專家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0人;全國名老中醫師帶徒指導老師13人;國家教育部醫藥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人;省級有突出貢獻專家4 人,享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人;云南省名中醫、榮譽名中醫35人;云南省教學名師2人;云南省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1人、后備人才1人;博士后生導師、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145人。
云南中醫學院圖書館紙質藏書48萬余冊;有15個實驗室(分設23個專門性教學實驗室),11個科研機構,2個生藥標本館——“滇南本草館”和“神農本草館”,1個民族醫藥展示室。中醫藥學分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和云南民族藥現代研究重點實驗室為云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建設項目,臨床技能綜合模擬實驗中心為云南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2000年以來,云南中醫學院承擔科研項目302項。其中,國家級項目13項,省部級項目43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等成果獎22項。《云南中醫學院學報》是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榮獲首屆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特色獎,在全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評比中榮獲優秀編輯出版質量獎。2005年,云南中醫學院主辦了首屆傣醫藥國際學術會議。2006年,云南中醫學院承辦了主題為“21世紀天然藥研究新思路”的中國科協第131次青年科學家論壇。2008年,云南中醫學院主辦了主題為“加強研究生教育交流與合作、深化研究生教育創新”的第四屆“泛珠三角區域(9+2)高等中醫藥院校合作發展聯席會”。2008年11月,主辦了主題為“加強研究生教育交流與合作、深化研究生教育創新”的第四屆“泛珠三角區域(9+2)高等中醫藥院校合作發展聯席會”。2008年12月,云南中醫學院受邀加入由美國耶魯大學鄭永齊教授領銜的中藥全球化聯盟。
云南中醫學院具有接收外國留學生學歷教育資格和港澳臺學生學歷教育資格,是我省第一家在境外開展專業教育的高校。招收美國、澳大利亞、日本、泰國、越南等10余個國家和港澳臺地區學生。與西班牙、澳大利亞、泰國、越南等國家和地區的25所大學、醫療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開展教學、醫療和科研的交流與合作。
云南中醫學院將繼續秉承“崇德和合、博學敦行”的校訓,凝全院之心,聚全院之智,舉全院之力,統一思想,齊心協力,以“立足邊疆,面向基層,培養適應多民族地區需要的中醫藥人才”為辦學特色,全面建設開放文明和諧校園;以優良的校園文化為載體,形成熱愛中醫中藥,熱愛學校,尊師愛生,奮發向上的良好校風,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保障邊疆各族人民的生命健康,為建設富裕民主文明開放和諧的民族文化強省做出應有的貢獻。
二、招聘計劃
招聘計劃見“云南中醫學院2009年公開招聘人員崗位計劃表”(附件1)。
三、報考條件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享有公民的政治權利。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社會主義。
2.遵紀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3.具備招聘崗位所需的任職資格、職業(執業)資格及技能要求,或符合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
4.新進的教學和科研人員年齡須在35周歲以下,碩士以上學歷;教輔和管理人員年齡不超過30周歲,本科以上學歷;具有高級職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