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31日電 據中國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日前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做好中小學教師補充工作的通知》。記者就此采訪了教育部師范教育司負責人。
1、請談談《通知》出臺的背景?
答:在當前形勢下認真做好中小學教師補充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必然要求。教育發展,教師是關鍵。沒有合格的教師,就不可能有高質量的教育。黨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重點提高農村教師素質”。溫家寶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今年要集中力量辦一些經濟社會發展急需、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大事實事,讓人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年內要重點抓好五個方面的工作,其中一項就是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做好教師正常補充工作是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的基本保證。
第二,是構建教師隊伍補充工作長效機制的迫切需要。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我國農村師資力量薄弱,且城鄉分布不均衡,一些農村學校教師缺額較為突出。但目前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包括教師補充工作還存在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制度性問題,存在“有編不補”、“有編難補”、“無編可補”等現象。畢業生下不去,合格教師難以補充。學校教學崗位急需的人進不來。一些農村學校多年沒有錄用新教師。一些邊遠、艱苦地區派不進公辦教師。教師補充退出機制的不健全,影響制約著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為此,迫切需要完善制度,形成長效機制。
第三,是鼓勵和引導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重要舉措。鼓勵大學生、師范生到基層、農村任教是重要的政策導向。2009年1月19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提出“繼續實施和完善面向基層就業的專門項目,擴大項目范圍。繼續組織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等項目,各地也要因地制宜開展地方項目,鼓勵和引導更多的高校畢業生報名參加”。2月23日,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央編辦聯合印發《關于繼續組織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的通知》,決定擴大實施國家“特崗計劃”。“特崗計劃”采取省級統籌、公開招聘的辦法吸收高校畢業生從事農村義務教育,創新了教師補充機制,嚴格了用人標準和程序,對于建立教師隊伍建設的長效機制,從源頭上保證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具有深遠意義,有必要全面推廣實施。
2、能否介紹一下《通知》的主要內容?
答:《通知》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全面實施“特崗計劃”,鼓勵引導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學校任教。國家“特崗計劃”實施范圍由西部地區“兩基”攻堅縣為主擴至中西部地區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同時,要求各地要抓住有利時機,加強省級統籌,創新教師補充機制。要根據國家“特崗計劃”的原則精神和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總體部署,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進地方“特崗計劃”,全面推進,形成規模,鼓勵吸引大批優秀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從教。
二是深化教師隊伍補充機制改革,確保教師聘用質量。全面推行新任教師公開招聘制度,形成長效機制。從2009年開始,各地中小學新任教師補充應全部采取公開招聘的辦法,不得再以其他方式和途徑自行聘用教師。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統一掌握本行政區域內中小學教師編制需求情況,及時會同省級機構編制部門,加強統籌協調,實行編制動態管理,按照總量調控、城鄉統籌、結構調整、有增有減的原則,調整和使用本地區中小學教職工編制,不斷完善中小學教職工編制管理,及時滿足教師補充需求。
三是嚴格實施教師資格制度,確保持證上崗。要依據《教師法》、《教師資格條例》有關規定,進一步完善并嚴格實施教師資格準入制度,嚴把教師入口關,保證新增教師質量。要將持有與教學崗位相應的教師資格證書作為教師招聘錄用的前提條件和職務晉升的必要條件。嚴禁聘用不具備教師資格的人員擔任專任教師。
四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教師補充工作的監督管理。
3、如何理解教師補充的數量要求?怎樣達到這一要求?
答:《通知》提出,“特崗計劃要形成規模,教師基數大、缺額較多的省(區、市),每年設崗不少于1萬人,要經過努力,爭
|